《孔乙已》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对《孔乙己》的话题式品读
下面的分析,都是通过一个角度,从某个侧面切入,来带动对《孔乙己》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它们表明,只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是可以找到、抓住和拎出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的问题,从而进行课文整体赏析的。
角度
一
:作者通过手的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有一双与别人
既一样
又不一样的手。这不仅表现在这双手特有的形状和极富个性特征的动作上,更表现在这双手特有的用途上。除了替别人抄东西赚点钱之外,孔乙己的双手还有四种特殊用途:第一,蘸酒写字;第二,偷窃东西;第三,书写服辩;第四,代脚
“
走路
”
。作者用了细节描写、穿插叙述、侧面介绍以及正面白描等方法,通过对手的描绘,揭示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里旧知识分子中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课文对孔乙己双手特殊用途的描写,贯串着故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陪伴着孔乙己的出现和消逝。孔乙己这样一个写得一笔好字的人,其功夫的最后显现,竟是在一个中了举人的
“
读书人
”
面前写认罪书;
孔乙己那双
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成为他爬向死亡的工具。可见,作者对孔乙己双手的反常描叙,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也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角度二:课文对孔乙己的脸色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
作者在课文中,用
“
青白
”“
红
”“
灰
”“
黑
”
等寥寥数字,对孔乙己的脸色变化进行了五次描写。这些极为
简省
的笔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先看动态的脸色变化。在酒客们的取笑之中,孔乙己的脸色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由
“
涨红
”
到笼上一层
“
灰色
”
的变化。这变化说明了周围的人对孔乙已嘲弄挖苦之尖刻,同时也表现了孔乙己在无情嘲弄之中心理的急剧变化。如果说
“
涨红
”
显示了他不敢正视现实、害怕别人揭短的心理,那么
“
灰色
”
则表现了他内心的
遗憾被
人深深击中之后的痛苦和羞辱,这里的描写确有神形兼备之妙。再看静态的脸色变化。孔乙己出场时,是
“
青白
”
脸色,许多日子之后,他最后一次出现时,已是面目全非,拖着断腿不说,脸是
“
黑而且瘦
”“
不成样子
”
。文中的
“
青白
”
,表现了孔乙已是在半饥半饱中延续生命;文中的
“
黑
”
,则表现了他已受到巨大摧残,完全没有了活力,变成了像鬼一样的人。孔乙己脸色由
“
青白
”
到
“
黑
”
的变化,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饱含着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已的许多悲哀,表
19《孔乙已》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