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小学初中语文 初中综合专题

24《乡愁》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余映潮 初中语文 创新教学设计 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文言诗文创新教学设计 DOCX   4页   下载453   2024-12-22   浏览339   收藏587   点赞3998   评分-   2808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4《乡愁》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第1页
24《乡愁》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乡愁》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乡愁》美点寻踪 余光中的诗《乡愁》看起来很美,读起来很美。细细地品味一下,更觉得美感浓郁。 题材之美。 “ 乡愁诗 ” 是诗歌海洋中一片小小的风景,台湾诗人的 “ 乡愁诗 ” 则显得更为清雅。余光中《乡愁》这首诗的题材就是 “ 乡愁 ” ,它深深地表达着海峡彼岸人们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也传达出五湖四海的海外华人的恋乡之情,它以深情动人的美好题材及鲜明主题四处传扬,走进人们的心灵,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结构之美。 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各节行数、字数相等,格式相同。四节诗在一起,表现出一种 层叠式 的结构,显现出特有的形态之美与建筑之美。 虽然节 与节之间相互对称,但由于诗句的长短不同,全诗就于整齐之中表现出参差、活泼的动感,特别突出了它那秀美的细部线条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等四个诗句,极好地表达了幽深的 “ 乡愁 ” 。 时空之美。 从整体看,全诗时序分明, “ 小时候 ”“ 长大后 ”“ 后来 ” 与 “ 现在 ” 就是明显的语言标志,它们精巧地浓缩了人生,展示了过去与现在, 惘怅着 生活的将来;短短的 16 句诗,写出了人生中大半个世纪的 “ 乡愁 ” !从局部看,每一节诗中都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 这头、那头 ”“ 外头、里头 ” 也是明显的语言标志,它们深沉地概括了离愁,每一节诗都在轻轻叙说着一个久久思念、苦苦思念、深深思念的故事。 音乐之美。 轻声朗诵,可感受到这首诗的音乐之美。它首先表现在全诗的结构之中。全诗由于格式相同的诗节而蕴含着相同的吟咏节奏,生动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韵律,表达出一唱三叹、如泣如诉、意境悠远的抒情效果。其次表现在诗节的选字、用词、写句上。诗句长短的不同造成了停顿、节奏、语气与语调的变化,便于表达思念的深情; 叠词的 选用起着舒缓节奏、深化情感的作用, 多个叠词的 使用酿就了音节的回环之美;再就是表现在韵脚上, “ 头 ” 字多次 出现,不仅形成反复之美,而且成为诗中的又一旋律。 比喻之美。 这是诗中比较突出的美点。作者巧设比喻,将思乡之 愁这种 悠长缠绵的情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物像。也许作者是将自己无数个生活细节提纯了,也许作者是将到台湾的那一代人的经历典型化了。于是, 那些再 普通不过的人们都很熟悉的物品成了情感的 载体, “ 邮票 ” 寄走了时时的眷念, “ 船票 ” 引发了难言的离愁, “ 坟墓 ” 带来了不绝的思念。 “ 乡愁 ” 就是这样的具体,就是这样地 触动着 人们的情怀。自然
24《乡愁》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