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
三味
书屋》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读课文,学写作
《从百草园到
三味
书屋》是一篇很好的可供写作借鉴的课文。
一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
“
两块式
”
结构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再现了作者从童年
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到……”表现出一种比较清晰的“两块式”
思路或结构。这
既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模式和
口语表达模式。用
这种结构写文章,有利于“精选”和“联结”材料:或将一段时间内
的不
同经历,或将时间或空间距离很大的相关内容,或将若干从表面看
来完全
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来表达一种情愫、一种情
致、一种情思、一种情感。
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既写了生机勃勃的百草园,也写了带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还写了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作者扣住“我的
乐园”来写,文章
满溢着
乐趣、生机和活力。
文章接着写
三味
书屋的读书生活。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
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先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不
太束缚也基
本上不体罚学生;学生敬慕先生,学习认真,一有机会便玩乐、
游戏、画
画儿,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
作者从百草园写到
三味
书屋,笔触细腻,细节精美
,表达出深情的回
忆和美好的情思。
二学课文中叙写童年故事的简明思路
课文中从“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年
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
初到
三味
书屋时的生活。
这个重点片段的内容相对集中,500多字的篇幅。一写“我”去私塾
的原因,二写“我”拜孔子、拜先生,
三写“我”
问先生“怪哉”为何
虫,四
写先生
的不高兴以及“我”的感悟。思路非常简洁,层次非常清
晰,衔接非常紧密,详略非常分明,穿插非常巧妙,描叙非常生动,表现
出“交代一笔→铺垫一笔→详写一笔→感悟一笔”的写作思路,简直
就是学生600字作文的精彩范
本。
如下就是“详写一笔”和“感悟一笔”的内容: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
但阿长是
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
0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