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小学初中语文 初中综合专题

07《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余映潮 初中语文 创新教学设计 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 文言诗文创新教学设计 DOCX   6页   下载233   2024-12-22   浏览104   收藏699   点赞1096   评分-   382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07《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第1页
07《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一 种美妙实用的段式 —— 从《苏州园林》说起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里有这样一个段落: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 窗, 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 窗尽量 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 窗, 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这一段表现出明晰的结构层次。全段分为两层:第一层似乎是 “ 正面描写 ” ,第二层好像是 “ 侧面烘托 ” ;第一层好像是 “ 叙 ” ,第二层有点像 “ 议 ” ;如果说第一层是 “ 写景 ” ,那么第二层就是 “ 抒情 ” ;假设第一层是 “ 说明 ” ,第二层便可视作 “ 观感 ” 。 这种语言组合运用了一种非常美妙实用的段落结构模式。在《苏州园林》中我们还可找到其他类似的例子: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 檐漏 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如果我们要给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模式进行写作规律 “ 命名 ” 的话,可以 着眼于段中 的第二层次,称之为 “ 衬笔式 ” 。 这种语言表达的模式,美就美在这 “ 衬托 ” 的一笔。它往往写出人们的感受,通过写出人们的喜爱,从侧面表现事物的美好、精致、迷人;它往往用评说、评介、点示性的语言进行评赞,点出事物的意义,揭示事物的价值;它往往着眼于人们的观感,或者以婉曲的方式引用诗句、说法,以表现事物的突出特征和观赏价值。 下面是充分的例证: 例 一 :从御花园 出顺贞门 ,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这样宏伟 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选自《故宫博物院》)。 例二: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
07《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上篇:实用文创新教学设计】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