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散步》写作模式欣赏
莫怀戚
的美文《散步》的写作模式非常好:通俗、精致、实用。现在让我们从学写作文的角度来解析《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是典型的
“
切入
”
式开头,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
“
轻点一笔
”
。其表达作用是用极简洁的语言写出事物的一种结果,或者显现一个生活的画面。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回过头来对文章第一段所叙写的人物进行补说、解释。可以说是
“
交代一笔
”
。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
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两段离开事件叙述的主线,笔触主要指向时令与景物的描写,用景物显现美好,用景物显现氛围,用景物显现生命之力,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一家人散步的美好背景。这可以
叫作
“
穿插一笔
”
。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一段回到故事的主线,与第一段联了起来,开始出现
“
镜头
”
。从表现的手法看,这是
“
点染
”
;从记叙的方法看,这是略写一家人的散步。这
叫作
“
简叙一笔
”
。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
大,就
像民族
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两段是文中的详写,写了一家人散步之中的美好
“
分歧
”
。
21《散步》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