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林忠港: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著【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修辞 其他基础 高考真题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5页   下载0   2023-07-30   浏览32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089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林忠港: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著【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1页
林忠港: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著【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单元 : 整本书阅读 ·资料链接 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 著 林忠港 1. 中学生读学术论 著 会碰到什么困难 也许中学生以前很少读学术 论著 ,对学术论 著 比较陌生,这并不奇怪。因为学术论 著 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都要读的。还有一些中学生对学术论 著 存在畏难情绪,这同样不奇怪。毕竟学术论 著 比较抽象,不像童谣作品和文学作品那样生动活泼。那么,中学生应如何减少陌生心理、化解畏难情绪呢? 一是区别学术论 著 和文学作品。学术论 著 是学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该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学术 论著 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生动、具体、鲜活,而是比较抽象、理性、概括。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的语言、夸张的手法、具体的场景来表达,而学术论 著 则经由平实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抽象的观点来陈述。 二是区别不同学术论 著 的类型。即便是哲学类学术论 著 ,西方哲学论 著 与中国哲学论 著 也是不同的。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中说得好: “ 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 (《中国哲学简史》) 2. 如何研读学术 论著 读任何文章,都有方法与门径,读学术论 著 自然也不例外。这里主要介绍两类读法。 ( 1 )常规读法 从本体上看,学术论 著 本身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面对规范性的学术论 著 ,我们可以 围绕七个关键词进行研读。 关键词 一 :观点 学术论 著 总是有作者的观点,观点是学术论 著 的统帅,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观点展开。什么是观点?观点不是描述性的话语,而是命题式的判断。在学术论 著 中,观点往往是有层次的,需要我们去辨析。 譬如,在《两面之词 ———
林忠港: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著【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最新文档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