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一课时读懂前言后记激发阅读期待
导入新课 初中三年,同学们已经完成了12部书的整本书阅读。现在书单上再加一笔:《乡土中国》学术著作阅读。这本《乡土中国》,是这个学期每个同学都要完成的整本书阅读。那么我们先读什么呢?教育家曹靖华先生曾说: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前言、后记是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对解读《乡土中国》以及了解费孝通其人具有重要意义。——请翻开《乡土中国》,我们来看“序言”。
学习任务一读前言、理后记,梳理阅读笔记
整本书阅读之旅高一年级必修上册:《乡土中国》:学术著作阅读浏览序言、后记、目录,了解这本书。
阅读第1段,圈出关键词 ①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40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说明:序号为《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的段落序号,以下均是 。学习活动一:阅读《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快速阅读第2、3、4段,划出这三段中的关键信息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七年级下册: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学习活动一:阅读《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②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床的领域中,这样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快速阅读第2、3、4段,划出这三段中的关键信息学习活动一:阅读《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快速阅读第2、3、4段,划出这三段中的关键信息 ③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在教室
5000《乡土中国》第1课时:读懂前言后记,激发阅读期待3 教学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