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单元
:
整本书阅读
单元目标
1.
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思考中国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历史局限。
2.
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如
“
礼俗社会
”“
差序格局
”“
无讼
”“
无为政治
”
等,把握作者的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理清本书的知识体系。
3.
阅读相关评论文章和其他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联系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理解本书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以书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认识当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迁。
4.
根据阅读目的和关注重点,综合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提高阅读整本书的效率;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注意积累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
“
整本书阅读
”
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关于该任务群的表述是:
“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整本书阅读
”
作为一种阅读实践,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初中教材的
“
名著导读
”
,就提倡阅读整本名著,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高中教材设计
“
整本书阅读
”
单元,主要有三个考虑。
第一,落实课程标准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要求,强化
“
读整本书
”
的观念。初中阶段的
“
名著导读
”
,名称的落脚点在
“
名著
”
,很大程度上意在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作品的隔膜,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高中阶段的
“
整本书阅读
”
,从概念上强化
“
整本书
”
的意识,突出阅读的对象
——
“
整本书
”
,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从自然状态上升到观念上的自觉。
第二,突破文学作品的范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积累不同种类图书的阅读方法。
以往学生阅读的名著多是文学名著,其阅读趣味总体上是文学性的;高中阶段的
“
整本书阅读
”
,除了要继续阅读文学作品外,还要求阅读学术著作。一般来说,学术著作的内容和表述方式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差异,它更强调逻辑性、科学系、系统性,给人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必要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训练不同的阅读方法。
第三,强调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思维
单元目标、设计意图【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