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4课时:抓住核心概念,读懂第4~7篇2 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分层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3页   下载704   2024-05-10   浏览353   收藏700   点赞4924   评分-   107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4课时:抓住核心概念,读懂第4~7篇2 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1页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4课时:抓住核心概念,读懂第4~7篇2 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4课时:抓住核心概念,读懂第4~7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读第4篇《差序格局》、第5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第6篇《家族》和第7篇《男女有别》,圈划文中重要概念。 2.学习并运用“把握核心概念”的阅读方法,重点围绕“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展开研读,探究其内涵、成因及其影响。 3通过概念把握观点,理解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基本结构特征,增进对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能运用概念分析问题。 学习重 难点 重点:读懂第4篇《差序格局》、第5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第6篇《家族》和第7篇《男女有别》。 难点:学习并运用“把握核心概念”的阅读方法,重点围绕“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展开研读,探究其内涵、成因及其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第4篇《差序格局》、第5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第6篇《家族》和第7篇《男女有别》。 阅读提示:⑴阅读留痕,用前几节课上学习到的圈点勾画、把握关键语句等方法初读这4篇。⑵抓住核心概念“差序格局”,并勾连其他概念,思考这4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中学习任务 1. 请同学们默读第4篇《差序格局》,完成下面表格。 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像捆柴,界限清晰 像波纹,界限模糊, 一 圈圈向外延伸。 家庭界限清晰,成员明确 成员在 团体里争的 是权利 团体成员是平等的 个人主义 2. “差序格局”是第4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全书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作者在全书中并没有为这个重要概念下精确的定义,只是用“团体格局”与之对比,在对比中揭示它的内涵。请同学们通过“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的对比文字, 分析“差序格局”的内涵。 3. 联读《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3篇,分析“差序格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影响。 ⑴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但他并没有在这一篇中阐释这种社会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影响。请根据《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概括“差序格局”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哪些部分阐述了“差序格局”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影响。 ⑵ 从篇目名称上看,《差序格局》与《男女有别》似乎关联不强。你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吗? ⑶通过“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我们理解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增进了对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但阅读学术著作仅仅读懂概念是不够的,还要学以致用。你能试着运用“差序格局”概念分析“中国式座位”“中国式称谓”等社会现象吗? 4. 以“差序格局”为核心概念,总结《乡土中国》第4~7篇的主要
5000《乡土中国》第4课时:抓住核心概念,读懂第4~7篇2 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最新文档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