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作者简介:班固、贾谊【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作者简介:班固、贾谊【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1页
作者简介:班固、贾谊【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三 单元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班固 、 贾谊 1.班固 班固(32—92),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 坚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少时,就能属文,16岁入洛阳太学。性情宽和谦让,深为当时儒者 所钦重 。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曾作《史记后传》65篇,补写《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彪死后,他想要补完全书,后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捕入京兆狱。其弟班超上书辩解,获释,汉明帝很赞赏班固的才能,召为 兰台令史 ,转迁为郎,典校秘书。自明帝永平中奉诏修史,经过多年努力,于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写作。章帝时,班固任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 帝诏诸王 、诸儒集合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撰集其事,纂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骄横获罪,班固被牵连入狱,死于狱中。 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东汉建都洛阳,“西土耆老,咸怀怨思”(《两都赋序》),仍 希望复都长安 ,而班固持异议,因此作《两都赋》。赋中以主客问答方式,假托 西都宾向东都 主人 夸说西 都长安的关山之险、宫苑之大、物产之盛。东都之人则责备他但知“矜夸馆室,保界河山”,而不知大汉开国奠基的根本,更不知光武迁都洛邑、中兴汉室的功绩,于是宣扬光武帝修文德、来远人的教化之盛,最后归于节俭,“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 。《两都赋》体制宏大,写法上铺张扬厉,完全模仿司马相如、扬雄之作,是西汉大赋的继续。但在宫室游猎之外,又开拓了写京都的题材,后来张衡写《二京赋》、左思写《三都赋》,都受他的影响。《两都赋》虽也铺采摘文,但未过分堆砌辞藻,风格比较疏宕。《幽通赋》为述志之作,表示他守身弘道的志向。写法仿《楚辞》,先述自己家世, 后写遇神人 预卜吉凶,再写 他誓从圣贤 的决心。所谓幽通,即因卜筮谋鬼神以通古今之幽微的意思。另有《答宾戏》、仿东方 朔 《答客难》、扬雄《解嘲》,表现自己“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的志趣。此外,他为窦宪出征 匈奴纪功而 作的《封燕然山铭》, 典重华美 , 历来传诵,并成为常用的典故。 班固在《汉书》和《两都赋序》中表达了自己对辞赋的看法。他认为汉赋源于古诗,是“雅颂之亚 ” , “ 炳焉与 三代同风”。他不仅肯定汉赋“抒下情而通 讽谕 ”的一面,而且肯定它“宣上德而尽忠孝”的一面,实际上也肯定了汉赋的歌功颂德的内容。在《离骚序
作者简介:班固、贾谊【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