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张冠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修辞 其他基础 高考真题 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7-30   浏览32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222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张冠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1页
张冠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单元 : 整本书阅读 ·资料链接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张冠生 费先生著述等身,《乡土中国》大概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本,版本众多。现在常见的,有三联版、人民版、商务版、中华书局版、北京大学版、北京版、上海人民版、江苏文艺版 …… 仅三联一家,自 1985 年初版迄今,已不少于四种版本。 1940 年代中后期,费先生的学术研究进入盛期,《乡土中国》是重要进展之一。该书面世之前,他已出版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著述,以村落为单元,具体描述江村、 禄村的 农民生活及社会结构。费先生称此类著述为 “ 调查报告 ” ,属于其田野工作中的个案研究。 到出版《乡土中国》,费先生的研究重点已从个案、类型向 “ 通论 ” 阶段过渡。所谓通论,不再是对一个社会单元的具体描述,而要提升一步,从具体社会生活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表达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也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乡土中国》正是费先生试图对中国基层社会性质 作出 通论式描述的尝试结果。 《乡土中国》初版于 1948 年。当时,西方现代工业机器和技术已进入中国乡村,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 费先生具有超常敏感,并有实际接触这一变化的捷径。 他的姐姐费达生 1920 年留学日本,学习蚕丝业技术改革; 1923 年学成回国,下乡指导蚕农养蚕缫丝; 1925 年创建股份制蚕种场,到开弦弓村推广良种; 1929 年帮助该村村民成立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在村里建起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丝厂 ” 姐弟俩亦步亦趋相伴一生,起点就在开弦弓,背景就是中国农村变革过程。 费先生认为, “ 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 ” 。这种 “ 替易 ” ,既能带来进步,也须付出代价。他在 1948 年初版的《乡土重建》一书,有相当篇幅讨论了当时初现的社会代价。 如何减少代价,缓和社会动荡?无疑,先要认清现实。《乡土中国》便是费先生力图认清现实的一本书。我们在该书《重刊序言》中可以读到 ——“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 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 ,这是他当年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当时,他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社会学,便把这些问题和思考带进课堂,带进他承担的 “ 乡村社会学 ” 课程。 费先生要带着对中国问题有热忱、有追求的学生一起思索。不妨说,《乡土中国》是从课堂写起的。 费先生的讲法和写法,是 “ 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 。于是,我们看到《乡土
张冠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最新文档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