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屈原列传
掌握本课常见文言实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yǒu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shuìnán)《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作者简介政论文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约前145—?)
作品简介政论文《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 ,下到 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黄帝汉武帝三千
作品简介政论文《史记》本纪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世家列传表书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概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现已知的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写作背景
梁启超,如果生在中国,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鲁迅曾赞《离骚》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
屈原列传-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