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单元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
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思考中国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
和历史局限;阅读相关评论文章和其他资料,联系当下社会生
活理解本书的现实意义。
2. 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长老统
治”等,把握作者的学术观点、逻辑思路,理清本书的知识体系。
3. 建立阅读学术著作的信心,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综合
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4. 学以致用,运用书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认识相关社会现象和文
学现象,尝试用本书的阅读方法来阅读其他学术类文章或著作。
以上四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教学目标体现本书在立德树
人方面的教学价值。中国是农业大国,了解中国乡村的生活状
态和社会结构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有非常重
要的价值,对思考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也有积极的意
义。此外,从本书的内容、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中,我们还可
以体会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热爱与关切之情。这种
热爱与关切集中体现为客观、理智、深刻的观察与分析,表现出
一代学者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与践行。
后三个教学目标体现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要求的
落实。中学生读整本书,重在拓展视野、建构经验、形成方法、养
成习惯、提升能力、促进思考、形成正确的“三观”。 《乡土中国》
的阅读,主要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理清大纲
小目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并获得思想与学法上的收获。
鉴于教师和学生知识经验的限制,教学活动应重在引导学生建构
阅读经验和方法,不要陷入对书中某些内容的过度深究中。
设计意图
试一试,读
一
读,有所感,有所知
即可。
怂 覆一
178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 教学设计与指导 必修 上册
价值导向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表达与交流
1 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
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的理解。
7.感受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情
感,学习作者客观、理性的研究
态度,加强文化自觉意识。
3.建立阅读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
的自信心,拓展阅读视野,发展
理性、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1理解学术著作中重要概念的内
涵,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
联,把握作者的学术观点。
2.利用序跋、目录、注释等内容阅
读作品,探究作品的论述逻辑,
梳理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3.通过提炼观点、建立内容关联、
查找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与指导[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温儒敏王本华总主编]OCR高精识别,可选择、复制的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