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1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三 单元 《 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文解说 《史记》首创论赞体例,即在许多篇章正文前后以“ 太 史公曰”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抒情性文字,唐刘知几在《史通》中将篇前文字称为“序”,篇 后文字 称为“赞”。欧阳修 撰 《新五代史》,沿用此体,在一些纪传前后撰写序论,阐发自己对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的看法,以总结经验,引为借鉴。本文即为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后唐庄宗好俳优,宠幸伶人,伶人因而用事,败政乱国,终至于国灭身亡。所写四个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唯敬新磨善于讽谏,颇有楚国优孟之风,无恶评,其他三人皆 擅宠乱政 、谄媚奸邪之徒。文末,欧阳修有几句评论:“《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 伶 ,而 弑 于门高(即郭从谦), 焚 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可见其 撰述此传以 史为鉴、居安思危之意。 后唐庄宗李存勖被誉为军事天才,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很短时间内率兵横扫南北,灭燕,灭后梁,驱逐契丹兵出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可他仅仅称帝四年,即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最 终身死于伶人之手。其勃兴速亡的教训,令人感叹。这篇短序与文末评论前后呼应,通过论述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盛衰之理”多由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第1段是立论。文章以“呜呼”发端,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奠定叹惋基调。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也许是其间感觉沉痛、可资嗟叹处甚多,故欧阳修作序论均以嗟叹之词“呜呼”开篇。紧接着作者亮出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天下兴亡、国家盛衰的道理,无非归结为天命和人事两方面,欧阳修不否认其中有天命的因素,但更强调人事。如何知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接下来两段紧承上文,分别引述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说明立论的根据。第2段,写庄宗继承晋王遗命。晋王三遗恨的故事,近乎小说家语,未必确 有其事,故云“世言”;但庄宗继晋王位时,强敌环伺却是不争的史实。其功业发端于“殷忧”之时,故而欧阳修从这个故事说起。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云:“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庄宗恪遵父命,矢志复仇,用兵前请三 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凯旋后还三 矢 ,恭敬收藏,可谓竭诚尽忠,故能有所成就。第3段,以两个对比渲染庄宗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