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三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
二
本设计主要是对四篇课文的逐篇学习。《屈原列传》《过秦论》课堂讲读,《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可留时间让学生自行梳理相关文言知识,注意与之前学过的例句联系、整合。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设置多样情境,提供恰当资源,设计多样任务,通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活动
一
:学习《屈原列传》(2课时)
教学提示:
关于背景知识,可观看电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第7、8
两
集,简要了解屈原生平与楚国历史。关于作家作品知识,要了解纪传体(如《史记》《汉书》《新五代史》)、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史书的区别。
了解司马迁纪传体史传作品的开创意义,可回顾高中必修下册学过的课文《鸿门宴》的课后短文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如能借《鸿门宴》,拓展至《项羽本纪》,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司马迁的历史观,了解司马迁的战斗精神和进步观点,包括《史记》的实录精神和叙述传统,发现《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经过预习和自读,学生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互相讨论解决。梳理归纳一词多义现象。根据课下注解,圈画出10~20个须重点记忆的单音节实词。如:闻、任、伐、听、离、本、穷、指、留、如、当、弹……其中,需注意课内即有多义例句的“属”“反”等词。
梳理课文内容:
抓住四个关键动词“任”(王甚任之)、“疏”(王怒而疏屈平)、“绌”(屈平既
绌
)、“放流”(虽放流,眷顾楚国)、“迁”(顷襄王怒而迁之),可
补充介绍相关古代职官知识,简要概括屈原的人生遭际,关注屈原的人生悲剧与楚国悲剧命运的紧密相连。可布置学生填写下面的任务单表格,并作交流。
阶段
屈原的言行、生平
楚国大事
作者评价
重点研读要求背诵的第3段,讲解难句,梳理整段文意。这一段写了作《离骚》的缘由、《离骚》的主要特点,并对屈原的伟大人格作了评价。可让学生划分层次,随堂逐层背诵,课下巩固。
屈原,作为令每一位华夏儿女自豪的文化巨人,其坚韧、美好、高洁的人格,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这一段,也是司马迁与屈原两位文化巨人心灵交汇的精彩文字,从中可以找到《离骚》与《史记》共同的价值追求。鲁迅先生将《史记》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其含义在于,《史记》不像一般的史书,而是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和强烈的抒情性,这意味着,《史记》不仅是史学经典,还是一部文学经典。不过,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二【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