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第1课时:《红楼梦》导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DOCX   6页   下载214   2024-04-18   浏览237   收藏759   点赞1053   评分-   4281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红楼梦》第1课时:《红楼梦》导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1页
《红楼梦》第1课时:《红楼梦》导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第1课时 一梦 贯 古今 通读初解味 ——《红楼梦》导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梳理探究小说回目,初步了解红楼故事。 3.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学习重 难点 重点:梳理探究回目 难点:了解掌握阅读全书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1.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2.通读红楼梦回目,了解回目内容,思考回目作用。 3.阅读教材第七单元内容,了解《红楼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任务 一、 激趣入 课堂 导入语:毛泽东主席称赞《红楼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作家毕飞宇评价这部书“无论你有多大的智慧,这本书都罩得住你,反过来,无论你多么浅薄,哪怕只是识字,你也能读,一样有滋有味。”叶嘉莹先生认为“它是一大奇书。所蕴含的人情世故、妙想哲思,都是体味和述说不尽的”。同学们觉得《红楼梦》为什么能当得起这样的评价呢? 《红楼梦》大家“弹幕”: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尖 。 ☆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被国外学者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显学。 ☆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 莎 学会。 ☆清代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林舒认为:“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制局精严,观止矣。” ☆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冯其庸说:“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这本书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曹雪芹 (约1724或约1715- 约1764年),清朝文学家。名霑,字梦 阮 、芹 圃 ,号雪芹、芹溪居士,汉军正白旗人。 先世降清后为内务府包衣(奴仆),后受康熙帝宠遇。祖父曹寅,父辈曹颙、 曹頫 三代世袭江宁织造,显赫一时。他能诗善画,有深厚的文学修养。雍正初年,其父 曹 頫 因诸皇子 谋 嗣之争受牵连 ,获罪落职,家被查抄, 势遂败落 。晚年,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凄凉困顿。 在此生活基础上他 花费十多年的时间 创作了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拓展和艺术修养的日臻完善,他先后对书稿“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红楼梦》命名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
7601《红楼梦》第1课时:《红楼梦》导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